陈宝权,山东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与数据可视化。近年来在ACM TOG、IEEE TVCG、IJCV、ICCV、SIGGRAPH、SIGGRAPH Asia等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100余篇。主持了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基金、香港RGC-NSFC联合基金,科技部863计划等项目。获得美国专利3项,国内专利20多项;开发的技术授权应用于GE、三菱等多家公司产品中。
陈宝权教授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对大规模城市场景进行三维扫描并实现了建筑的半自动化和树木的全自动化建模,是国际上率先开展三维数字城市及其应用研究的团队之一。陈宝权教授从2002年开始就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领导了一个前后有12名科学家参加的研究小组针对室外场景扫描、建模与可视化课题进行研究。2008年回国后,采用最先进的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城市场景的快速与高精度建模。在国际顶级会议ACM SIGGRAPH或SIGGRAPH Asia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在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对该团队的工作进行了专辑报道“把城市搬到电脑里”。2014年陈宝权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城市大数据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团队包括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多名国内外优秀研究人员。
在可视化领域,提出了高动态范围科学模拟数据可视化技术,2005年获得IEEE Visualization最佳论文奖,该成果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对国会和公众的年度研究成果报告。近5年来,陈宝权教授提出了城市出租车轨迹数据、交通视频数据等的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方面的创新方法。2014年两会期间陈宝权教授带领团队实现中青报数据新闻报道的交互式网络可视化,一天点击量过百万。
在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任职,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编委,并多次担任图形与可视化领域几乎所有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现任SIGGRAPH ASIA和IEEE VIS两大顶级国际会议的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为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届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曾任SIGGRAPH ASIA 2014会议主席、IEEE 可视化会议 2005 年主席和 2004 年程序委员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工委主任。
获得的奖励和荣誉包括: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CAREER奖, 2008 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和“中青年领军人才”,2014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杰出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陈宝权于1991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97年和199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分别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加入山东大学之前作为创建人之一担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副所长并可视计算研究中心主任(2008-2013)。先后在纽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和任教(1999-2007)。1994-5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师承王选院士从事三维图形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