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至12月,青岛校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检视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坚持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整改落实相贯通,对标校区发展对资产工作的新要求,多措并举提升资产服务工作水平,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聚焦校区发展专题调研学习。平台建设是校区发展的关键支撑。校区平台建设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支撑学科发展、助力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主题教育期间,资实处结合校区发展实际和“强院兴校”战略需求,通过多层次调研,找准差距明确目标,确立了分级分类建设大型设备平台的工作思路,提出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路径。10月17日,资实处党支部围绕“‘强院兴校’背景下的资产管理新需求”主题,开展主题教育集体学习与专题研讨,全面梳理了校区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15个工作环节,进一步厘清资产工作服务教学科研的小节点、小步骤,明确了资产工作改进的方向。
围绕基层需求破解工作难题。10月12日,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环境与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大型设备购置工作,破解大型设备购置执行及设备报批问题。10月31日,到环境研究院进行调研,进一步强化协同机制,通过上门服务,破解重点项目落地难问题。11月11日,会同财务处等部门与用户座谈,专题研究双创中心多媒体设备采购工作,破解大宗货物采购存在的共性难题。
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资实处选派两名党员骨干,在师生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努力将服务窗口打造成“党员服务先锋岗”。为解决新建单位、新进人员不熟悉资产购置业务的问题,资实处制作发布《青岛校区资产购置管理工作流程手册》,流程图、示意图、文件清单、流程说明、系统截图标识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资产购置“微培训”。12月6日,举行资产管理业务培训会,结合实例讲解资产管理政策规定、工作流程和系统操作,推广运用“资采通”手机移动端,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创新驱动增值与特色服务。运用物联网先进技术,推动设备精细化管理。为200余套进口设备安装定位监测芯片,全面实现进口设备定位与线上监测。提升校区学科协作设备网水平,实现校区大型设备全线上网管理。大力拓展校外资源。11月7日,与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生命环境公共技术平台举行“共享大型设备服务学术科研发展”专题研讨会,建立山东大学(青岛)-海检集团大型设备共享机制,海检集团40余台套大型检测设备加入学科协作设备网站,拓展丰富大型设备服务。针对进口设备专业性强、环节多的特点,创新服务模式,安排专人为学院辅导进口设备业务、代办海关相关手续。
资实处将抓实抓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工作,建立主题教育制度化与长效机制,聚焦服务校区发展,不断改进提升资产管理服务工作,为 “强院兴校”战略实施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