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测评在大连理工大学落下帷幕。山东大学(青岛)学生在公共(创新)实验教学中心的系统培养与全流程支持下,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5项,山东赛区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7项,创校区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成果的核心支撑源于校区精心打造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课程-实践-孵化-产业”全链条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学习到工程实践、从创意萌发到成果转化的全方位保障,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实践能力,更充分彰显了创新教育生态系统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和显著成效。
构建全链条培育机制。作为校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实践平台,公创中心自年初启动竞赛备赛工作,构建“选拔-集训-测评”全链条培育机制,共有来自各学院的225名选手积极参与,最终评选出一等奖队伍8名、二等奖队伍12名、三等奖队伍20名以及优胜奖队伍19名。此次选拔赛不仅培养了选手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协作沟通能力,还搭建了坚实的交流互鉴平台,为学生未来发展筑牢根基。7月7日,公创中心组织举办“山东大学(青岛)电子设计竞赛选拔赛颁奖典礼暨暑期培训开班仪式”,从225名参赛选手中选拔出40支队伍120名学生,开展为期三周的封闭式暑期集训。

实施精准化培训体系。集训期间,公创中心组建骨干教师导师团队,围绕电子系统设计、嵌入式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等竞赛核心领域,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实操演练”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针对本届赛事选拔机制调整,引入“模拟测评-问题复盘-迭代优化”训练模块,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竞赛节奏,累计完成竞赛实战训练项目超60项,为学生参赛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生态化支撑体系。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刘健表示,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校区创新教育生态系统“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公创中心主任彭朝晖表示,中心近年来着力打造创新实践功能社区和双创智汇空间,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为创新生态教育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撑。硬件方面,升级创新实验室、实训室,配备示波器、频普分析仪等专业设备200余台套,满足多场景电子设计需求;师资方面,联合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组建跨学科导师库,邀请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专家组组长等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赛事方面,常态化举办校区电子设计竞赛选拔赛、创新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年均覆盖学生超800人次,形成“校级选拔-省级比拼-全国冲刺”的人才成长路径。
校区党工委委员、副校长高瑞在新学期开学检查时高度肯定中心的培养模式及赛事成绩,他指出公创中心要善于积累成功经验,沉下心夯实基础、专注探索,拧成绳强化协作、凝聚合力,通过学科融合、校企共建等多种方式,持续为学生创新实践“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
下一步,公创中心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完善‘创意-研发-转化’全周期支持机制,让实验室成为学生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攻坚’的成长沃土,为国家培养更多‘敢闯会创’的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