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日本熊本大学原副校长Furukawa教授来访山东大学,并参加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第三届环境学科大师论坛。环境学院副院长李玉江主持了论坛。
Furukawa教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Application Trend in Anammox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Ammonium Containing Wastewater”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工艺特点,并指出该技术相比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不需要投加外部碳源,可避免有机物的不完全转化;不需曝气,可以节省60%能耗,大大节省运行成本;生物量产量低,可以减少剩余污泥处理负荷。随后,他重点介绍了熊本大学有关厌氧氨氧化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升流式柱式反应器以及基于部分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SNAP工艺的研发。Furukawa教授特别强调,SNAP工艺将前置部分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可高效去除氨氮,是单槽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的典范,已经应用于部分工程中。最后,他介绍和展望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全球应用情况,指出其目前已应用在了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大量工程中。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投入的加大,特别是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将是厌氧氨氧化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最后,他还与师生们就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Furukawa教授是日本熊本大学名誉教授兼顾问,原熊本大学副校长(主管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是日本厌氧氨氧化技术研究的第一人,研究开发了多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特别是成功地开发了利用Anammox菌的SNAP高效脱氮新方法,在单槽式厌氧氨氧化工艺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还担任日本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委员会委员长和水环境修复学术委员会委员长等多种社会职务。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微生物工学》《环境微生物工学研究法》等专著8部,获得20多项发明专利,曾获得日本化学工学会、生物工学会、水处理生物学会优秀论文奖,水环境学会功劳奖等多项奖项。2012年4月曾获中国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称号,兼任大连理工、北京工大、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哈工大、生态中心等多所高校院所的客座教授。
环境学院以及山东大学相关学科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